隨著7月1日的即將到來,生活飲用水衛生新標準將全面實施。按照新標準,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指標增加了71項后,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接軌。普通市民關心飲水安全,而投資市場則關心新國標的實施是否能帶來一些新的投資機會。近兩年來,水務行業頻收政策利好,諸如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等領域已相繼掀起一個個投資熱潮,此番飲用水凈化市場又將迎來一個投資主題。據初步測算,新國標涉及上游自來水廠凈化設施提標改造和下游家庭飲用水凈化器兩大細分領域,總投資規模將達到近6000億元。
事實上,飲水新國標早在2007年就已經制定頒布了,只不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當時并沒有強制執行,因此各地針對于飲水新標準要求進行自來水廠提標改造的熱情并不高。如果現在按照新國標要求,全國自來水企業在生產工藝、管理、維護等多個方面都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必須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進和設備更新。打個比方,1個10萬噸的自來水廠要實現新國標要求的凈化處理,1噸水投入大約要600~700元,整個廠投入約為6000萬~7000萬元。如果按有關部門數據計算,我國4000家水廠有87%達標,這意味著有520家水廠不達標,這些水廠若都按10萬噸單廠規模計算,相應的水處理投入將達到312億~364億元。實際上,我國自來水廠提標改造所需要的投入遠遠超出這個數字,估計至少在千億元以上,這也是導致國內多地相繼出現自來水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根據市場分析數據顯示,自來水廠升級改造只是飲用水新國標推出所創下的市場空間的其中一部分,更大的板塊可能來自于下游終端家庭用水領域。
目前,我國市政供水系統普遍存在二次污染問題。如高層住宅的水箱供水、漫長的自來水輸送管道,都會造成潛在的鐵銹、水垢及微生物等污染問題。家庭取用水時燒成開水可殺死微生物污染,但無法去除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如此一來,用于滿足家庭水凈化的凈水器終端處理設備便迎來了市場需求的擴容。
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凈水器、純水機的家庭普及率達70%左右,但我國家用凈水器普及率卻不到2%,而且其中大多數的凈化處理效果均不佳,還沒有完全達標的傳統活性炭式低端凈水設備。在國標強制推行形成的倒逼機制下,一些應用新處理工藝的中高端凈水器將可以預見地全面替代舊有市場。在需求的拉動下,預計2011~2015年,我國凈水器產量仍將保持4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我國凈水器產量有望達到2.6億臺。如果按照目前市場上中高端凈水器平均每臺2000元的售價來計算,這一產業市場到2015年產值可達5200億元。
然而再回過頭看我國凈水器市場,凈水器在我國發展已經有20余年了,從早期的進口品牌已經過渡到國產自主品牌。早期的進口品牌以菲歐特、愛惠浦等國際品牌為代表,直到今天它們也依舊定位在高端市場,菲歐特雖說偶爾會涉足中低端,但是明顯感覺得到其還是沒有放開腳步,只是做嘗試性的涉足。國內自主品牌則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雖然廠家不斷增多,但是倒下的也不少,如同大浪淘沙,直至今天,發展成具備規模的也是屈指可數。如泉露、沁園、立升、凈之泉、安吉爾等都是國內自主品牌的代表型企業,但是其生產規模還遠遠遜色于國際知名品牌。近年來,白家電的進入,讓凈水行業更加風起云涌,如美的、海爾、九陽等品牌的到來,這標志著凈水行業三足鼎立時期已經到來。每年評選出的凈水器十大品牌已成為整個凈水行業的風向標。
飲用水水質標準指標提升,與國際接軌,一方面表現出國人對現階段飲用水水質的擔憂和不滿意,另一方面顯示出人們飲用水安全品質意識的提高,與國際接軌,如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凈水機、純水機的普及率高達70%。因此,中國凈水器發展將迎來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