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市場分析
一個從事水處理行業至今已有15年,從一個小小的業務員開始一步步到自已獨立操作一家公司。產品從當初的阿圖祖閥、PARK罐子、小型反滲透主機到今天的市場上玲瓏滿目的各種水處理產品與配件,可以說經歷了中國水處理市場最初階段的發展。
九十年代初南有永建,北有潔明天地。是國內最早引進全自動進口多路閥的企業,當年的阿圖祖全自動多路閥之所以在國內能大量的使用跟這兩家企業大力推廣是分不開的,后來富萊閥,海德能膜,陶氏膜、EDI膜堆也在國內慢慢的發展起來,后來這些進口產品在國內得以大力發展要歸功于當時國內幾家大型水處理材料批發商的推廣,比如說漢代、旭楊等。
進入二十一世紀,一大批國內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在引進國外產品技術的同時吸取其先進經驗自主研發生產。其中有:北京潔明天地環保公司的玻璃鋼罐子、盤式過濾器;上海唯賽勃生產的膜殼、玻璃鋼罐子;匯通源泉的反滲透膜、以及生產的EDI膜堆、阻垢劑、仿造富萊克閥;還有自行研發多路閥的溫州潤新公司等。
現階段是進口產品與國內自行研發產品相持階段,市場上有認可進口產品的也有認可國產產品的,比如說多路閥有進口的阿圖祖閥,富萊克閥,國產的有潤新閥,仿富萊克閥、還有平面閥等,膜有進口的陶氏膜、海德能膜。國產的有匯通膜、西斗門膜。樹脂進口品牌有羅門哈斯,漂萊特;國產的有上海久安,上海綠寶、西安電力等。所以現階段市場中存在低、中、高端產品,可想而知落實到某一項產品的價格,差異就相當的大。如何選用,如何選擇要看使用者的需求和態度。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整個水處理市場產品的發展路線肯定是:先引進再自行研發生產到自主研發生產再到全部國產化。
下面是我本人對經營產品發表的一點自已的看法:
- 材料批發市場
- 罐子有承壓5公斤的,也有承壓6公斤的,也有承壓7~10公斤;內膽有玻璃鋼的,有PE的、有ABS的,有手糊的,也有機械纏繞的廠家有:潔明、唯賽勃、西安航天、隆鑫泰、衡水華陽、東來大眾等
- 多路閥有康科閥、潔明多閥、水力閥、潤新閥、阿圖祖閥、富萊克閥、平面閥、仿富萊克閥
- 樹脂有上海久安、上海振光、上海綠寶,上海金凱、西安電力、羅門哈斯、漂萊特,還有仿進品的品牌,還有水標的樹脂
- 鹽箱國產的品牌就比較多了
- 泵有格蘭富、南方特種、新界泵、凌霄泵、粵華泵等多種品牌
- 反滲透膜有海特能、陶氏、匯通、北斗星、DESAL、日本東麗等
- 超濾膜有陶氏的,海特能的,GE的,天津膜天、山東招遠、武漢艾科、海南立升等等太多超濾膜品牌。
- 濾芯可以說是全部國產化了,也有一些企業用進口的品牌。比如說:GE的濾芯
上面提到和沒提到的一些品牌產品,有質量好的,也有質量差的,就看我們在使用時如何去選擇了。
對所有的合作伙伴言:如果定位在低端產品,那么終有一天會死得很難看,為什這樣說呢?一方面低端產品的質量沒有保證,另一方面低端產品的銷售服務跟不上,原因就是因為價格便宜,生產商本身就沒有多大的利潤空間,還要把部分的利潤讓給中間商,你叫他如何做銷后服務呢?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這句話說得是非常中肯.也許有人認為,我現在不也做得好好的嗎,如果有這種想法的人,我只能說一方面你對水處理市場太不了解,對中國特色市場經濟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你缺乏把水處理事業當作終身事業來經營的目標。中國是一個沒有真正經歷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也就三十多年,所以現在市場上有些不正常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現在走就是一條摸索的市場經濟之路.但市場的經濟規律肯定是那些關注產品質量,重視售后服務,注重企業品牌意識的企業才能長久生存.
還有一點就是低端產品它的附加值很低,沒有亮點可言,沒有技術含量。也就是沒有宣傳的資本。低端產品之下還有低端產品,如果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怪圈,那就預示我們在水處理行業經營的時間不長啦。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不能片面的去追求低價產品。對于現在的工業水處理市場我的看法就是認真對待、薄利多銷、搶占市場、重視售后服務、關注品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行業中長久的經營下去。
二、民用市場
民用產品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未來十年民用水處理產品會有3000億人民幣的產值,超過了現在中國民用日化產品市場<含洗衣粉,洗發水,淋浴露、肥皂等>2000億的份額,可想而知這是個多大的市場.我對民用產品不是太熟,不過現在市場上的品牌國內國外的都有,比如:pentair、怡口、康富樂、凱福隆、美的、歐斯斯密斯、開能等等,大大小小的企業怕有上千家了。
民用市場現在才剛剛進入啟動階段,隨著這些年中國的經濟持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而外部環境的惡化如水污染,大氣污染,自然災害頻發。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與財力來關注自身安全與健康,這就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商機---民用水處理市場。
民用水處理市場我們可做的產品有:凈化、軟化、純水、空氣凈化、重金屬的處理。中國人口分布廣也比較密聚,各地方的水質情況相差比較大。就說中國頒布2006版飲用水標準而言,各地實際飲用的水質情況又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硬度是550mg/l以下,這個數值各地差異就相當的大,眾所周知,如果所喝的自來水硬度偏大的話,得結石的機率肯定要高些。又比如在一些山區,飲水困難的地方,其飲用水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是更大。銅、鐵、鋅、鉻等這些金屬對人體的損害是很大的,還有氟化物、硫化物超標的地下水、山泉水等。
所以我對民用產品未來的市場是非?春玫,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去接觸、去熟悉。民用產品市場是我們未來進一步深化的主要市場,請大家加以注意與留心。
三、配套產品與工程
我們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從事產品配套生意,分析原因有:一方面我們原先身上都沒有幾個錢,另一方面就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技術含量高一點的產品我們不懂,主要原因就大家學習的時間短;還有一點就是我們這些人肩上的擔子比較重,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撫養,一家幾口就靠我們一肩擔。
對于專業從事軟化水設備配套工程的合作伙伴我在這里要多說幾句,鍋爐軟化水設備已進入了低價競爭的階段,作為鍋爐配套的軟化水設備,對鍋爐行業而言水處理設備只是一個配件,一個相當于可以送給客戶的配套產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相信鍋爐行業的競爭也是一樣的,所以鍋爐廠家也會不斷的在壓低各配套廠家的產品價格。鍋爐軟化水設備首當其沖,將來會越來越難做的,也許每年的銷售額上去了,利潤卻是一年比一年低,而你個人也會一年比一年累。據我了解在一些競爭激烈的地方,比如每小時一噸的軟化水設備,配潤新閥,已經賣到了500~600元/套。你想這樣的價格其中又能有多少利潤呢?我相信未來鍋爐配套的小型軟化水設備留給我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可操作性也會越來越低的。這一點請專業從事這一塊的同仁注意,不要被眼前的景象蒙閉眼睛。
產品的配套工程還有工業純水、超純水、循環水、生活飲用水等,比如說現階段中國政府正在推廣的農村飲用水項目改選,這方面就值得我們去投入。其中會用到超濾技術,盤濾技術,這些技術又都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也是我們可以撐握的技術。又比如說鋼廠,電廠的循環水對濁度、懸浮物都有要求的,我們淺層過濾器技術可以派上很好的用場。
各位現在分布在國內不同的地方,各地的實際情況又不一樣, 具休情況當然只有你們是最熟悉的,有關工業水處理這塊的配套產品,內容非常的多,范圍也是非常的廣,需要你們留心與留意,也許你關注了你就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也許你用心了你就能比其它人有更多的收獲。
我個人認為如下產品值得大家去注意與學習:多閥系統、盤式過濾器、海錦鐵低位除氧、淺層過濾器、純水設備、中水回收、民用產品、水箱消毒機、生活飲用水的超濾設備等。
四、談談競爭的實質
常常聽到不少同仁講“現在沒有生意做、競爭太激烈”。其實市場競爭的實質是產業鏈的競爭,并不單單是某一產品的競爭。
所謂的產業鏈的競爭是從市場調研→設計→出樣→市場推廣→接單→原材料的采購→生產與加工→總代理→分代理→銷售商→用戶。競爭其實出現在每個環節也在整個產業鏈中同時存在,競爭的模式已向深度與廣度發展了,不再是我們眼中所見的某一個單一的產品,作為我們這些銷售商而言,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特解決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去注意:
- 加強學習:學習水處理的專業產品知識、行業知識、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做一個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 樹立目標:把水處理行業當成自已的終身事業來做,愿意獻身于環保事業與水處理行業。
- 加強團隊意識:不要把自已當成一個孤立的個體,我們所有這些從事水處理行業的老鄉,同事都是一個團隊,互相幫忙,互相提攜。
- 形成差異化:這一點要各位在當地市場中去不斷去形成,盡量做到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也有,重點形成產品差異化、售后服務差異化、產品質量差異化、人格魅力差異化。
- 品牌意識:這一點是我們立于市場不敗的根本,品牌相當于一面旗幟,旗幟不倒,我們就可以生存下去,你如果在當地市場把自已的口碑搞臭了,你想你還能在當地立足嗎?你還有吃飯的依托嗎?
|